- “我”的育人故事
-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7-11-09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培育人性光辉,播种人生人生智慧。育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每一个在教育岗位的工作者应遵循的原则。 “一支粉笔写人生,两袖清风育桃李, 三尺讲台酬壮志,桃李芬芳满人间”,这就是“我”平凡而又真实的写照。在云南昌乐实验中学这块育人的沃土上,“我”始终坚持以自己的行动去感化教育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的责任心和爱心向每一个学生诠释271教育真谛,走进学生心灵。
王玉红,女,云南昌乐实验中学女生宿舍生活老师。她在生活中给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视孩子们为子女,给他们以家庭式的温暖。
用爱筑乐巢
还记得刚来咱们学校的时候,聂秀增副校长对我说,“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要用我们的爱去温暖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些话至今记忆犹新。
众所周知,我们云南昌乐实验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我们培养孩子,不仅仅让孩子们在知识的广阔天地里遨游,我们更注重孩子们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孩子在这里“学会生活,学会自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
一、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帮助,严格管理。
二、了解、关爱每一位学生,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及时向首席导师反馈,以便于更好、更及时的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在生活上给以学生最大的帮助,让学生感觉我们是一个整体,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记得有一年,有个刚来的初一新生,因为才来咱们学校。没有离开过家,特别想家,没事就哭,我看见后就主动和她聊天,开导她,让她以后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来找我,我一定力所能及的帮助她,经过这次以后,她经常来找我聊天,给我讲一些她在学校开心的事、学习的事,我发现她改变了很多,也融入了咱们的大家庭,看到这些我由衷的感到高兴。这学期初三年级的跳华尔兹,有些学生的舞鞋破了,来找我借针线,我把她们的鞋子脱下来一个一个的帮他们缝好,其实,在做這些事情的时候,我心里没有别的想法,就是单纯的把她们当作是我的孩子,一个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是无怨无悔的、不求回报的,我的孩子不在我身边,我就把这里的学生当作是我的孩子来爱她们,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宿舍里每天都会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我会继续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位孩子,让她们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家和爱的温暖,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感谢学校领导给我工作中的帮助、支持和信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工作,让领导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开心。
严永,男,云南昌乐实验中学餐厅厨师长。他努力践行着作为餐厅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敬业爱岗,兢兢业业。
要用良心做好饭
当我第一天来到云南昌乐实验中学的餐厅的时候,餐厅刘世录主任给我们讲:“我们将要做的是一个伟大而富有爱心的事情-----给孩子们做饭!”刘主任还说,我们要用用心做饭,就像是在家里给自己的孩子做饭一样。我们不仅这样讲,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不禁想起了我初为人父给小孩子兑奶粉的时候的情景,要用多高的水温,要用多少水兑对多少奶粉,兑好后放在脸上试一试温度是不是适合给孩子吃。孩子可以吃饭后,我常常蒸鱼,一点一点的去掉鱼皮,用小刀挑出鱼刺,然后剁的细细的,生怕孩子吃到鱼刺卡到喉咙。这是我的亲身感受,无论孩子是1岁还是10岁,是初一还是高三,都是父母的心头肉。
赵校长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不是神,但是我尽我所能,向神靠近。今天这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我们,这是对我们多大的信任,所以我们也要向神一样,爱着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顿饭,都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所以我想我们要用良心做好每一餐,要让孩子们吃的安全,吃的营养,吃的健康。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赵校长和吕校长要求,要用最好的原材料,给孩子做最健康最美味的饭菜。我们严格按照赵校长和吕校长的要求,采购最上乘的原材料,用最新鲜的蔬菜。油用的是中粮集团的非转基因,米用的是黑龙江省市面上最好的秋田小町,面粉是河北的优质面粉,完全是按照赵校长和吕校长的要求,用好料,用心做。
我们在加工过程中,要求比在家里做菜还严格,蔬菜必须先择菜,再清洗,再切配,再清洗,再绰水,最后才下锅或炒或炖或蒸。虽然我们加工出来的菜有些符合孩子的口味,有些孩子不太喜欢。但是在这里,我想对所有孩子们说:“叔叔阿姨们做的饭,与妈妈做的饭一样安全卫生有营养,请放心吃吧。”这是我们的心声。
侯显宝,男,高一(2)班首席导师。作为年轻的新晋班主任,他以校为家,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奉献给教育事业。他既是班级的掌舵者,又是领路人。
构建和谐文明健康班集体
我是高一二班首席导师侯显宝,今天我和大家分享“我”的育人故事——“构建和谐文明健康班集体”。
一.努力构建家庭式亲情关系
1.首先具备公平、公正、积极、宽容、勤奋、敬业的高尚师德。
2.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教师给予他的重视,对他的无限希望,从内心深处激励孩子。多与家长沟通,讲究方式方法,让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各项工作。
3.耐心。孩子的改变需要时间,作为首席导师,尽可能给与他关爱,对孩子多一份信任,尊重孩子。
4.花时间构建班级精神。
5.让孩子走向自我教育,想办法把我们想做的事转化为学生自动自发的行动,让学生自主自愿的学习、成长。
班主任最终的目的不是包办,不是“管”而是“导”,营造一个适合生命成长的氛围,引导学生自我成长,让班级成为他的舞台。培养学生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心,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不怕孩子失败,不去责备孩子,激励孩子一次次站起来。
二.搞好学生学习的培养
1.以班级目标为领导,小组目标为辅,加上成长日记调控,学习档案总结,让学生成长自己,发展自己。
2.科任老师培训学科班长,学科班长培训小组长,让学生一刻不停地深入、高效学习。
3.搞好活动和学习的关系。
三.隐性文化建设
制定班规、班级学习力和自主管理力都是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育人。努力走进孩子中去,一起喜怒哀乐,一起成长,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成就。有过程才会有结果,用心脚踏实地,保证过程才会有好结果,我相信,你全身心投入教育,孩子会给你无数的惊喜。
金蓉娟,女,初一(10)班首席导师。她用无悔的师爱温暖学生心房,用睿智的语言开启学生的潜能,她的真诚和爱心,带给孩子们光明和希望。
爱是一盏明灯,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我是一名普通的首席导师,刚刚加入我们学校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我有过挣扎也有过痛苦,开心的笑过,难过的哭过......
一开学,我被分到初一年级,分给我一个班,让我当首席导师,我当时的心情很复杂,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没有来这里的之前,我也了解到了首席导师的艰辛,每天6点多起床,晚上11点多才睡。我知道,当了首席导师就不可能有很多的时间陪伴我自己的孩子,我需要多陪伴是我们班的孩子们。可是,我的孩子也只有1岁多而已,我怕长时间见不到她,会想她,她会不认识我,疏远我。我只想当一名普通的老师,这样我就可以有多一点的时间陪伴她。特别是军训回去后的那个星期,我的孩子都不跟我亲近,哄了好一阵儿才紧紧抱住我,叫妈妈妈妈的。我当时回来就想有想和张校辞去首席导师,但后来张校和我说了很多,也很快的帮助我解决了我思念孩子的问题。我想,既然张校相信我能胜任这个首席导师,那我就要努力做好。
于是,我的首席导师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在这期间我们所有的首席导师一起陪着孩子们吃饭,干什么几乎都在一起。初一的小孩才来到学校,就如张校给我们说的他们就像刚出生的小婴儿,他们很多都不会叠被子,不知道该怎么洗衣服,因为他们在家从来没有干过这些事,什么也不懂,都需要我们亲自手把手的去教他们。我们每天过的就是三点一线的生活,学生宿舍-教室-餐厅,几乎天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说着同样的话,一天不知道重复重复多少遍,但作为首席导师不就是这样吗抓的是孩子们的细节,常规,内务,纪律,卫生,思想,行为,方方面面。用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爱去走进孩子的内心,正真触动他们的心。
我的班级出现的调皮捣蛋的孩子,特别是有个孩子。这个孩子军训时就是个问题孩子,经常给班级惹事,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极其的差,书写不认真。他不论是平时还是课堂上总是喜欢做一些奇怪的动作和事情来引起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注意,找他谈过很多次话,但是效果都不明显。好几次我都想放任他不管了!可是后来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原来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爸爸因为生病去世了,而妈妈呢,迫于生活的压力,狠心的抛下孩子离家出走了......这个孩子从小就是他的大伯养大的。我这是才明白,孩子其实做那些事情就是为了要博得别人对他的关注,因为他从小就缺少了父母的爱,他想让别人都去关注他,都去爱他。我当时就在想,这孩子太可怜了,作为他的首席导师,在学校如果连我也放弃他了,那可能他就没有人去管他了,我不敢想象以后他会怎样!因从那以后,我每次去查宿舍时都要去看看他,帮他盖盖被子,拉拉蚊帐。问问他吃的饱吗睡得好吗慢慢的,我发现其实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热心助人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很积极,嗓门也很大,我就培训他做领读,现在他各方面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平时他总是主动的打扫教室卫生,经常会主动帮我提包,抱学案,还会来找我汇报思想,谈心。平时没有什么事也喜欢黏着我,让我给他找事干。上课、上自习时也很自觉的做自觉的事,不让我操心。这让我很开心,很欣慰。虽然很苦很累,你却可以拥有世上最宝贵的财富---学生真挚的情感。虽然首席导师饱尝艰辛,但一定会从中会品尝到首席导师工作的快乐与幸福。